聯系熱線
從某種意義上講,人體是一個復雜的“進出”循環系統,我們在呼吸、進食的同事,也在慢慢將廢物排出,但身體臟腑功能也因此會遭到破壞,其中較為隱蔽的就是“濕邪”的殘留,它會對身體造成負擔,引發各種并發癥,那么排濕有什么好的方法呢?
濕邪對人造成的傷害是隱蔽而緩慢的,早期并不容易察覺,一般表現為舌苔泛黃、皮膚起痘等無害的表癥,容易被忽視;稍微嚴重的會出現胸悶乏力、疲乏困頓、大便不成型等;久而久之會出現脂肪肝、哮喘、心血管等病癥。
日常生活中,很多人都喜歡用薏苡仁來去濕,它為禾本科植物,也被稱為苡仁、薏仁、薏米等。秋季果實成熟后,打下果實,除去外殼,去雜曬干即可。
薏苡仁味甘性涼,有利水消腫,健脾補中,去濕排膿等作用,所以市面上也熱衷于薏米茶。
其實去濕更厲害的還有它---芡實
芡實性平,味略帶苦澀,中醫上也認為,芡實能補中益氣,健脾止瀉,是除濕的良藥。尤其是夏季下雨天,身體濕熱混合,脾胃功能容易被“造作”,再加上飲食冷熱交加,腹脹腹瀉的情況更加嚴重,而芡實能調整脾胃功能,消除疲勞,讓腸胃“動”起來。
從食療方面來看,芡實搭配蓮子、茯苓等原料更具調養功效,經常服用可以讓我們遠離“濕胖”的身體,讓輕松更自在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